夯牢创新求实:太和赵集法治乡村建设有成效
2020-04-22 15:31:14

作者:管理员

夯牢创新求实:太和赵集法治乡村建设有成效

近年来,太和县赵集乡通过夯基础、创平台、求实效开展法治乡村建设,目前,全乡9个村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5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平安建设)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抽查中均达到100%。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总体目标,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为平安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建好四个平台,夯实创建根基。一是建好乡村综治中心。按照国标化设施,完善乡、村两级综治中心建设,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实体化运行。二是建好法治文化广场。先后投资500余万元,加强各村法治文化广场建设,以历史人物、法律典故为主题,雕刻成图案、文字等法律元素与文化广场融为一体,健全法治宣传栏、法治舞台、法治长廊、法治大屏幕,使群众在健身娱乐的同时学到法律知识,让法治意识入脑入心,有力促进了农村法治文化宣传。三是建好监控系统平台。为发挥“打、防、控”一体化防控格局,织密自然村庄内的监控网,投资80余万元完善了乡监控指挥中心和村级监控平台建设,全乡123个自然村布点369个监控探头,同时在主要道路沿线安装52个高清晰监控,辖区进出路口、重点区域、重要部位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四是建好新媒体服务平台。全乡创建133 个“平安微信群”,吸纳群众1.5万余人,利用微信平台,定期发布平安创建、法律法规、安全警示教育等防范知识,拓宽“平安建设”信息传输渠道。微信群启用以来,服务群众5000余次,提高服务质量,密切了党员干群关系。

用好四支队伍,筑牢平安根基。用好综治网格员。培养123名熟悉本村情况、掌握社情民意、威信高、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专职网格员,零距离为群众服务,做好法治宣传、社会稳定、矛盾排查化解、重点人员管控、信访维稳等服务工作。二是用好普法志愿者。群众有需求、关注方面的法律知识,请专家讲授,让普法宣传服务接地气、受欢迎、有成效。三是用好一村一法律顾问。村综治中心设立法律服务工作窗口,每村聘请一名法律顾问,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培养工程。四是用好人民调解员。开展矛盾化解,让矛盾消除在基层,化解在萌芽,达到调解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落实好五项机制,提供保障根基一是三治相结合的机制。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健全“一约四会”组织等自治措施,以自治增活力、法治强保障、德治扬正气,促进法治与自治、德治相辅成。把涉及乡村事项纳入法治轨道,着力推进乡村依法治理,教育引导农村干部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观念。二是排查化解机制。建立组常态、村每周、乡半月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访调对接、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健全信息报送、联动调处、挂牌督办、跟踪反馈、建档立册五项制度,确保矛盾纠纷排查常态化、制度化。三是治安防控机制。构建人防+技防相结合,专群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全乡成立120余人专职巡防队伍,确保巡逻无死角、全覆盖;推进“雪亮工程”建设,乡综治中心监控指挥平台,可调度到各自然村监控视频,最大限度打压犯罪空间。四是网格化管理机制。实现管理的精细化,按照“任务相当、便于管理、着眼发展、界定清晰”、“全覆盖、无缝隙”的原则。以村委为基础,按500人为一格,以123自然村为基本单元,建立健全乡、村、组三级网格化管理机制。五是考评奖惩机制。法治建设工作纳入全乡综合考核,与乡、村干部的绩效考核相挂钩,推动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共为的平安建设工作新格局。(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