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管理员
文/葛新成
2021年的日历即将翻完,回顾这一年,总体感觉就一个字:忙!工作日几乎每天晚上饭碗一推就到办公室,加班是常态,不加班是例外。
今年读了不少书,写了不少书评。全年共读了20本书,其中用11天时间通读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四本指定书,半个月时间阅读完《习近平治国理政》第三卷;其他则包括两本监狱题材小说《陆犯焉识》、《上海生死劫》,一本心理题材小说《心理医生在吗?》;为加深对中国本土心理学的理解,重读了《孟子》和《二程集》。给《创始人手记》、柯茂林博士的新书《逆着光》、华东政法大学宋远升教授的《流年旧事》和新书《人道沉思录》、祁门一中张进球校长的新书《教育从心出发》都写了书评,有的还被推上了今日头条;给上海叶春弟老师的新书《丛棘岛映像》所写的书评先后在“犯罪与改造研究”和“刑事执行研究”公众号推出;最长的书评算是给浙江同行冯骏老师的长篇小说《阶梯》所写的《问世间情为何物?》了,一万多字。
今年也写了不少文章。与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的张倩老师合作,参与了司法部课题;由监狱党委书记牵头,与研究所岑来明老师合作,参与了司法厅课题;自己申报了个省监狱工作研究所的三级课题。一篇论文在李芙老师的指导下在《犯罪与改造研究》发表;在《安徽监狱》发表4篇论文,1篇书评,入选2020年度全省监狱系统理论调研先进个人和优秀调研论文;给“幸福的黄丝带”公众号投稿5篇,1篇被收录《幸福的黄丝带全国司法干警优秀作品选(2021)》,1篇文章被《马鞍山政法》转载。线上参加了云南玉溪第二届文化与心理治疗论坛,提交的论文《<中庸>给心理治疗的几点启示》被作为墙报论文交流展出;向安徽省首届心理学大会提交了论文《心理健康教育三问》;“诗城心理”公众号共推出6篇心理科普文章。随笔《拔草小记》被聂学剑老弟推送给“江淮法制网”,在监狱内网共发表15篇随笔和学习心得。
今年也结识了不少的高人。在江苏省监狱局张晶老师的引荐下,参加了海德智库监狱法治论坛,写了一篇《望远镜与显微镜》的参会感受被中国政法大学王顺安教授所欣赏、中国监狱工作协会李豫黔会长所认同,被拉入了“《监狱法》热点问题及建议高峰论坛群”,《关于“减假暂”立法完善的思考》后期被“海德智库壹号”公众号推出;因在群里交流《我省监狱理论人才培养路径研究》被李会长关注,并加为微信好友;因写书评,被华东政法学院宋远升教授引为知己;在热情的冯杨老师引见下,结识了北京师范大学史立梅教授,获赠《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社会支持机制研究》一书。与高人为伍使自己开阔了知识视野,提升了治学能力,也时常分享他们的文章,供大家学习思考。
今年也做了不少的实事。受邀到两个兄弟单位开展讲座,参加监狱微党课评比,参与全省危险性评估员培训的授课和有关文件的制定、修改。全年共参与封闭备勤、执勤8批98天。春节期间,被领导亲点进监,临时负责对从看守所直接投送160多新犯的管理教育;每批封闭执勤,都给自己排出日工作安排表,开启奔跑模式,开展心理讲座、结构性面谈、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最忙的时候,一周做了十场巡回讲座,一个封闭期内面谈90个新入监罪犯;全年接待心理咨询13人、危机干预45人,化解了不少的危机,缓解了监区压力,被司法厅公众号在“教师节特刊”推介,并被评为“平安大会战”的“忠诚卫士”。举办了年度教育矫治案例发布,继去年编制《矫治案例选编》后,今年又组织编写了《大墙内的心理剧》,对监狱的心理剧工作进行总结提升,印制得更精美。监狱的心理矫治工作得到了省监狱管理局胡来龙局长的肯定,批示各单位学习借鉴。
一切都是浮云,过往皆为序章。忙里偷闲也会拍几张有趣的照片与大家分享,夏看旭日东升、冬观水墨山村、春听翠鸟穿林、秋眺巧云聚散,张弛有度,自得其乐。
生活中充满着小确幸。徒弟给邮寄的药枕、订制的鼠标垫,过生日徒弟送的书、孩子买的绿植、妻子买的手包都是那样的贴心、用心,温馨。
忙碌不仅体现着一个人的工作态度,也显示着一个人的身体状态。有人说学术养生,有人说忙是世上最便宜的长寿药,信此不疑。(作者系马鞍山监狱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