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聂学剑 刘闯
4月22日,阜阳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深入解读该市出台的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多举措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
3月26日,阜阳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阜阳“市委一号文件”。今年的阜阳市委一号文件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高质高效的区域性农业强市目标,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作出了系统部署,描绘了全市“三农”工作任务书、路线图。持续擦亮底色,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持续打造特色,深入实施绿色食品产业“双千亿”计划;持续增添亮色,高质高效推进“千万工程”;持续提高成色,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强化党建引领,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阜阳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朱振华表示,作为农业大市、产粮大市和全国闻名的“百亿江淮粮仓”,阜阳市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以不足全国0.5%的耕地,生产出全国近1%的粮食,今年市委一号文件也提出了明确目标。
着力稳面积。想要端牢饭碗,就得保护好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截至2024年底,全市耕地面积超953万亩,实现耕地面积“四连增”。今年要持续严守耕地数量,将非农建设等占用耕地行为统一纳入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强化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以补定占”管控,健全完善补充耕地质量评价和验收标准,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和用途管制,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有效防止耕地“非粮化”。同时,将积极争取对产粮大县支持政策和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政策,充分调动各地种粮积极性,确保完成省下达该市的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目标任务。
着力提单产。大力实施“良田、良种、良机、良法、优链、优农、智慧农业”工程,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加快颍州区、临泉县玉米和太和县、颍上县大豆单产提升工程落地转化,尽快谋划落实2025年项目,因地制宜加强高产高效模式集成推广。持续挖掘大豆、油菜扩种潜力,进一步巩固扩种成果。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健全建设、验收、管护机制,完善农民全过程参与项目实施机制,强化工程质量全流程监管,确保建一亩、成一亩、发挥效益一亩。
着力增效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关键是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今年将严格落实好国家支持粮食生产一系列专项补贴政策,执行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和稻谷补贴等政策。进一步推动粮食生产精耕细作,做好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奖补工作。稳定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实施范围,继续实现三大主粮全市覆盖。推进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有序扩面。同时,大力发展优质专用粮食,确保2025年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达710万亩,整体提升粮食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聂学剑 刘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