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管理员
旅游荐读:人间仙境——桂林
特约撰稿/文明
2005年7月20日,笔者跟随阜阳商厦“百万元销售柜组”前往广西桂林进行为期三天的游览。由于本次游览活动时间紧、路程远,因而走马观花似的游览似蜻蜓点水、又似过水浮萍;对于笔者来讲没有游黄山太平湖那般仔细、更没有游江苏天目湖的细细品味。虽如此,桂林旖旎的风光、迷人的景色还是给笔者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
经过一天的旅途劳顿,我们一行63人于21日早晨6点30分到达桂林火车站。在当地旅行社的安排下,我们暂时把行李寄存在桂林火车站对过的兴业大酒店,并在该酒店用了早餐。虽然经过二十四小时的旅途大家都很疲惫,但置身于桂林之中,那种迫不及待的“一览桂林众山小”的心情促使我们恨不能早一些时间融入桂林的大好河山中。稍事休息后,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乘上了旅游观光车,来到了我们到桂林游览的第一个景点——伏波山。
桂林因早些时期城内桂树成林而得名,有着2100多年灿烂的历史文化。它位于广西东北部,属中亚季风气候,四季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9°C。桂林以其独特喀斯特地貌形成了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可人景观,并以山清、水秀、洞奇、石美而著称于世。“八山一水一分田”是形容桂林的山多,如伏波山、叠彩山、象鼻山就是桂林山水文化的典型代表。尤以象鼻山最为显著,是桂林市的象征;它集山水历史文化为一体,是饱览桂林风光的最佳去处。
在伏波山的景点大门前,史载能刀劈大山、箭窜奇峰的伏波将军跃马拉弓的雄姿被雕塑家刻画的栩栩如生;而伏波山内那一位我国有史以来唯一的一位汉族格格的传奇故事,又吸引了无数个中外游客。离伏波山一公里左右的叠彩山是我们游玩的第二个景点。登叠彩山已近中午,当时气温高达35℃,大家挥汗如雨,顶着烈日登上山顶。站在观望亭放眼西望,桂林的标志——象鼻山静静的横卧在穿城而过、清澈见底的漓江上。环顾四周,桂林清秀的市容市貌尽收眼底,让我们初步认识到了“山水甲天下”桂林的魅力。
下午我们来到包容桂林各景点特色的七星公园。园内有驰名中外的骆驼峰,峰前的草坪广场竖一个建筑物,那是五年前美国总统克林顿来到七星公园做环境保护专题演讲的地方,游人纷纷在此建筑物前拍照留念。在公园中心,还有被誉为世界第一的半圆型花岗岩壁画。该壁画是由中央美院的两教授父子用三年多的时间设计完成的。图案从远古时代的女娲炼石补天到四大发明的出现,从盛唐的繁荣到清政府的没落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详细记载了各个时期不同阶段的人文景观和中华民族的劳动成果。在公园的北侧有建于清朝、横卧在漓江支流上,保留完整的廊桥画卷;当人们欣赏几百年前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同时,又感叹到大自然与人类智慧的巧妙结合。
22日,我们乘坐豪华游艇冒着阵阵小雨游历了风景秀丽的漓江风光。出桂林至阳朔83公里的水路,我们走了四个半小时。沿途我们观看了著名的景点望夫山、石人推磨、黄布倒影;景景生辉,处处诱人,大有“船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的感觉。而最令人赞叹的是九马画山。据说当年周恩来总理与陈毅副总理游览漓江时,周恩来同志看出了山上的九匹骏马,而陈毅则看出了七匹,因而才有了正副总理之分的传说。当然,这种传说是真是否无从考据,但从这个传说中可以看得出是这广大人民群众通过这一种方式来表达对周恩来总理的追思、缅怀和热爱。从沿途的处处景点,我们真正体验到“百里漓江,百里画廊”的真正内含,也充分领会到唐代大诗人韩愈“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意境;同时我们也深深体会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体验到桂林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给人们带来的无限遐想。
四个半小时的行程始终下着小雨。站在船上观望两岸景色,虽然没有晴天时那般清晰,但透过那烟雨漂渺的江面去看那一坐坐耸立于雨雾蒙蒙中的青山秀峰,它给我的又是另一番感受。置身其中,我仿佛加入到了众多北方文人骚客“烟雨下江南”的行列之中。
下午1点30分,我们弃舟登岸,来到了阳朔的第一大景点——西街。这里壮、侗、苗、瑶、汉等民族在这里汇聚,中外国游客在这里购物、品茗。在这里,你可以购买到丰富充盈的土特产、手艺精巧的工艺品,给你的家人朋友捎带一些礼物。2点30分我们乘车前往亚洲第一大岩洞——银子岩。途中我们观赏到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月亮山。该山为一山耸立,顶部石壁如屏,当中一洞空透,形如明月;从山下乘车或步行,随角度变化,可见圆月、半月、弯月等不同形状,因而吸引了千千万万的中外游客。当年克林顿观此山时,认为是当地政府的人工掘凿,待他亲自登临山洞,亲眼看到大自然的自然形式后而对此惊叹万分。前往银子岩的途中,我们还远距离的观赏了有着1500年树龄,枝叶茂盛、冠盖盈亩的大榕树。它是传说中的广西壮族歌仙刘三姐与其情人阿牛哥的定情处。风靡中国及东南亚的电影《刘三姐》很多画面都是在这里拍摄完成的。该榕树也是成语“独木难成林”的唯一反证。
银子岩,被誉为亚洲第一大溶岩洞,为几百万年自然形成的一种岩洞。笔者与团队随导游拾阶而上,进入长1600米的浏览区。进入洞内,呈现在笔者面前的是一个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的楼层式的岩洞。洞内曲径通幽、曲折婉转,几百万年的时间由碳酸钙凝聚而成的石笋、石花、钟乳石神奇壮观、千姿百态,千奇百怪的造形震憾人心;后人为了便于发展旅游文化而编造的种种美妙传说和故事,让人在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同时,又增添了心的愉悦。在广寒深宫积水面前,我们俯身低头下望,水中倒影象万丈深渊令游人不停的发出啧啧称赞声。银子岩中的岩溶大瀑布比真正的瀑布更能让人体会到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美妙诗词的意境。而海底世界、温馨家园、雪松、灵芝、母爱、雄狮送客、蟠桃盛会、红罗帐以及收降孙悟空的震天浑元伞,景景相连、惟妙惟肖,这些都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令人叫绝。
在桂林的第三天,我们还分别游览了桂林的象征——象鼻山和芦笛岩。象鼻山以它独特的形状似大象而得实名。导游在介绍中提示我们:观看象鼻山,只能看到它横卧在水中的前半部,如果看全貌,那就似一个大老鼠在偷吃劳动人民的果实。芦笛岩也是一个大溶洞,因其附近长着一种芦苇,用该芦苇制成笛子吹出的曲子特别悦耳动听,芦笛岩因此得名。芦笛岩与银子岩有着异曲同工之举,所不同的只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想象,把里面不同的景点牵强附会于不同的典故,令人开心罢了。但洞中的水晶宫很是特别。它最高度为53米,最大宽度为93米,好似北京的人民大会堂,能容纳数千人。传说中孙悟空找东海龙王借兵器到过这里,龙王不给,孙悟空就大闹水晶宫,吓得虾兵蟹将往海里钻;一条鲤鱼刚钻了一半,就被孙悟空打成了岩石;而那横扫天下、棒打妖孽的金箍棒在这里真正成为了定海神针。
三天的行程虽然很短,但我们了解到了过去从资料和影视画面上所反映的真实的桂林;了解到了壮、侗、苗、瑶、汉民族的和谐团结;也了解到了桂林市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开发旅游业,为国家多挣税收而做出的种种举措。在这里有两个数据可以证明:一是桂林市区现有人口60万,而从事与旅游相关产业的人员就占了近40%,因而大大促进了桂林的旅游业,仅我们旅游时的日游客流量就达67万;二是桂林周边大型工业基本为零,它着重以发展和保护旅游业为主,以加工业为辅,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此举说明了桂林市政府较强的环保意识,也值得我们内陆城市学习借鉴。
三天的游览我们虽然收获颇多,但或多或少的留有一些遗憾。如刘三姐与阿牛哥定情处的大榕树,我们只是远而观之,没能近距离细品,也没能进入刘三姐的景观园,亲眼目睹和亲耳聆听刘三姐的芳容和沁人心肺的歌喉。月亮山亦如此。还有从旅游资料上了解到的位于海拔1850米、开筑于元代、集壮美秀丽于一体的世界梯田之冠——龙脊梯田;还有被誉为华夏第一漂的资江漂流以及被誉为天下第一蝶的蝴蝶泉。尽管留有一些遗憾,但无论怎么讲我们还是看到了桂林市的山青,看到了桂林的水秀,也看到了桂林的洞奇,更看到了桂林的石美;因此,回阜数日来,我还是从内心里发出这样的感叹:桂林山水真是名不虚实的甲天下!我也想用桂林人常常娓娓道来的一名话作本文的结束语,那就是“只作桂林人,不愿做神仙”!